
2025-04-28 22:10 点击次数:163
1937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门口,来了一位衣着破烂不堪的乞丐,一只手杵着一根棍,一只手环抱着一个破酸菜坛子,开口要找梅贻琦校长。他就是赵忠尧教授,他打扮成穷苦百姓模样,把装有50毫克镭的铅筒放在咸菜坛子中,随着逃难人群,步行1500多公里杠杆炒股哪个平台好,将50毫克镭成功带到了长沙,为中国核技术的研发留下了基础。
1.努力求学,学业有成
1902年
6月27日
赵忠尧出生于浙江诸暨。赵忠尧的父亲当过私塾先生和医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看着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虽然痛心,却毫无办法,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赵忠尧身上,从小便培养赵忠尧,而赵忠尧也没有让父亲失望,成绩一直优异。
1920年,赵忠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为东南大学),赵忠尧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得到了
展开剩余88%物理学家
叶企孙的赏识,1924年,毕业后的赵忠尧被叶企孙留下担任自己的助教。
1925年,赵忠尧又跟随随叶企孙前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成立物理系后,由叶企孙担任系主任,赵忠尧担任实验课教员。赵忠尧在任职期间,看到中国科技的落后,感到十分忧虑,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放弃教员职位,远赴美国留学,准备学习国外先进科技,从而报效祖国。
1927年,赵忠尧自费考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部,由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密立根教授担任其导师。读研期间,学习用功、表现出色的赵忠尧受到密立根教授的青睐,对他更是寄予厚望。
1930年,赵忠尧的博士论文
《硬γ射线的散射》
发表,论文第一次阐述了
硬伽马射线通过不同物质的吸收系数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时还存在“额外散辐射”现象,
这个论述震惊了当时的物理界
。也正是这个论述,促进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产生。
本来依靠这一发现,赵忠尧完全有资格
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因为西方一些学者的恶意抹杀,否定了赵忠尧的贡献,导致他最终没能成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1年,赵忠尧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跟随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交流学习。赵忠尧的科学论述和认真钻研的科研态度打动了
卢瑟福,在赵忠尧回国前,特意赠送给50毫克镭作为礼物,让他回国后可以继续研究。
2.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1931年,赵忠尧博士回国,在清华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在清华大学,他开设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
也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并与同事一起进行核物理研究工作,前后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受到
卢瑟福的高度赞赏。
在中国核物理研究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绩,令人
难以想象。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平津等地高材生全部撤离到长沙和西安两地。
就在赵忠尧教授准备撤离到长沙时,他想起镭还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中,可是,日军当时已经进入了清华园。赵忠尧便找到了有车的
梁思成帮忙
,他们冒着随时被抓的危险,潜入清华园,进入实验室,找到了那50毫克的镭,又趁着夜色,返回城中。
然后由赵忠尧护送50毫克的镭,他找到一个咸菜坛子,把装镭的铅筒放在咸菜坛子中,自己打扮成逃难的百姓,随着逃难人群一起慢慢向长沙进发。
他白天躲躲藏藏,夜晚才奋起赶路,经过
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跨过北平到长沙的1500多公里,终于才赶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那时的
他已经是满身泥土,杵着个木棍,还抱着个酸菜坛子,活脱脱就是一个乞丐模样,门卫要将其轰走,恰好校长梅贻琦路过,才认出是
赵忠尧教授
,50毫克的镭终于安全了。
3.不畏艰难,美国学技能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6年6月30日,美国又在比基尼小岛试爆原子弹,并邀请四个同盟国观看。当时赵忠尧静静站在人群之中,看着那升起的蘑菇云,心中默默地想着:“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赵忠尧为了接触核爆炸的核心技术,在参观完原子弹试爆之后,选择来到了曾经的母校,找到了自己的恩师密立根,密立根应该也是知道赵忠尧的最终目的,但没他有阻挠。他认为,美国的原子弹之所以能够成功研制,赵忠尧的反物质研究成果有着很大的贡献。他将赵忠尧聘请作为自己的私人助手,
带着他接触很多实验设备和核心设计图纸
。
赵忠尧开始辗转于美国各个核物理实验室,学习核物理关键技术——
静电
加速器。为了能够尽快吃透相关知识,赵忠尧每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为了购买
器材和
零件,他只吃最便宜的面包榨菜,喝白开水。
不久之后,美国核物理实验室拒绝外籍人士驻留,赵忠尧被迫离开了实验室。他选择留在美国,一边当临时工,一边继续收集
加速器
核心技术资料和
订置加速器零件。而因为订购加速器零件,他还被美国
联邦调查局
盯上。但
机敏的赵忠尧,利用1949年至1950年中美短暂的通航时间,将收集到的
器材和零件装箱,分批提前运回了中国。
1950年8月,赵忠尧和钱学森、邓稼先等留美科学家一同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准备回国。可是船还没有起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就来了,他们将赵忠尧的所有行李均翻检了一遍,又扣留了他的研究资料。当船行驶到日本横滨时,美国驻兵更是以携带“原子秘密”的罪名扣留了赵忠尧等三人,直接关押在
日本巢鸭监狱,期间不断威逼利诱,但
赵忠尧都没有屈服。
1950年11月,美国在国际舆论压力下,释放了赵忠尧等人。1950年11月28日,赵忠尧终于回到祖国的大地上。
4.主持建造
静电加速器,为核武器研发奠定基础
1955年,赵忠尧利用从美国
托运回来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第一台7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后又与1958年主持研制成功250万电子伏特的加速器,
为核武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忠尧后将第一台
7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捐给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为核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用教学用具,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核物理专业人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进行了首次氢弹实验,终于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与强大奠定了基础。
1998年
5月28日
,赵忠尧因病辞别了人世,享年96岁。
这就是赵忠尧,真正的“国之利刃”。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股票炒股杠杆平台|最专业股票配资_联华证券炒股股票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